|
陈氏大宗祠的屋顶装饰考究。 宗祠屋檐下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 宗祠门口石壁上的精致石雕。 村民在陈氏大宗祠休息,宗祠里面正进行重修。 广州陈家祠已经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而三水白坭也有一座“陈家祠”,这座建于600年前的陈氏大宗祠历经6次重修,得以幸存下来。同时保留下来的还有“忠孝礼仪”的家风,以及关于祠堂的传奇历史。近日,在冬日暖阳下,记者走进了这座位于白坭东岸村的大宗祠。
明代硕儒陈白沙手书牌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人效应不仅在当代效果明显,在古代也是同样奏效。说到白坭东岸村的陈氏大宗祠,最值得陈氏族人骄傲的是一段与明代硕儒陈白沙的一段渊源。
“瞧,那块牌匾就是陈白沙书写的。”该村50多岁的村民陈达荣指着宗祠大门上的大字骄傲地说。陈白沙是江门人,为何在三水题字呢?“这中间真有一段古。”陈达荣说,白沙先生经常在三水一带游玩、会友。其中白坭东岸村的陈冕就是白沙先生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家族修祠堂时,就特邀白沙先生为祠堂题字。”陈达荣说,这字也成为祠堂最大的财富。
据传,三水附近不少陈氏宗祠到白坭东岸陈氏大宗祠“借字”,拓回去后请人雕刻出来,其中位于云东海西村的陈氏大宗祠的字就是来自于白坭陈氏宗祠。
祠堂面积10亩称冠三水
“这是一栋四进的建筑,总面积达10亩。这在全三水首屈一指。”陈氏后人拿出一本民国版本的族谱,发黄的族谱详细地记载了祠堂的来历:该祠堂始建于明正德6年(1511年),至今正好600年,祠堂先后经历过6次大修或重建,其中最近的一次大修为清戊戌年(1898年)。
在陈氏族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个偌大的宗祠。从前到后,祠堂布局分别为:门厅、过厅、正厅。而在正厅后面还有一间房屋,或是后来加建的。而祠堂主体建筑两旁还有两排建筑,主要作为住人之用。
由于年久失修,这座占地10亩的建筑已显得暗淡无光。但从残存的建筑物和装饰品中,仍可窥得当年的辉煌。木雕、砖雕、石雕仍然栩栩如生;历经100多年风雨,屋顶的梁木结实如故;而建筑高达10多米,更是显示当年的恢弘气势。
曾是白坭中心小学所在地
“解放后,这里一直是白坭中心小学的所在地。”陈达荣说,直到2003年白坭中心小学搬到了新址,这里才空闲出来。
“我们的祠堂一直承担着教化的作用。”陈氏族人们说,祠堂建起后,都是族人们读书写字的地方,在民国的时候叫做“义门小学”。其实,宗祠一直承担着教育的功能,广州陈家祠亦称“陈氏书院”,教育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除了作为族人念书的场所,宗祠还是村里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把族人牢牢的凝聚在一起。“根据族谱记载和老人们口口相传,所有的纠纷都在祠堂里解决,宗族重要的会议也在祠堂里召开。”陈达荣说,“乡规民约”也在祠堂里发布,成为村民们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乡规民约’中规定了哪些不该做,哪些该怎么做等,让宗族秩序顺利运行下去。”陈达荣说,在民国时期,他们的“乡规民约”还曾被当时的省政府当做范本来推广。
族人筹资,重修祠堂
目前,陈氏大宗祠前竖起了钢架,几名工人正在修葺墙面。而堂前的空地上,堆满了直径数十厘米的红木,木匠师傅正用斧子削砍木头。
“祠堂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我们正筹集资金重修。”陈达荣说,“这里曾经遭受过战火袭击,日本兵曾在祠堂里投下炸弹,祠堂受损严重。”在正厅的石柱上,还可清晰看到缺口,族人们说那就是炸弹爆炸后留下的。
“我们拟筹集800万元重修祠堂,目前已经筹到了300多万元。”陈氏族人说,重修所需资金巨大,其中仅购买红木一项就需花费100多万元,建材、雕刻等无一不耗费巨大。
今年5月份,陈氏大宗祠重建这项巨大工程正式开工。族人们预计明年年底前完工。“当然,建设到什么程度还要看筹资的情况。”但族人们对祠堂重现昔日光彩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