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水区发改局回应本报报道称:
本报讯 (记者庞晓茗、廖银洁)本周二,本报曝光三水平价商店未满月,有商家把平价蔬菜的种类减半,从原来的10种减少到5种,让市民少了很多选择的余地;有商家某些品种的蔬菜价格甚至贵过市场上的。
本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本报曝光的问题,三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逐一回应,该负责人透露,三水区的第二批平价商店将分布至各镇街,而且在选择商家时,将优先考虑大塘、南山、乐平等本区农业生产基地。届时,三水本地菜农所种植的蔬菜,将有望跳过收购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环节,直接从田间来到平价商店之内,销售价格也将更加实惠。
目前,佛山一共成立了39家平价商店,唯独三水的首批平价商店传出不平价的消息,记者就目前市民质疑的问题,咨询市发改局成本监督科以及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物价检查所相关负责人。
1.谁来监管?将建台账及日常监测制度
问:为什么,有的平价商店把平价蔬菜的种类减半,以及有的菜的菜价甚至贵过市场,以后将如何监督这些问题?
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物价检查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其实自平价商店运营以来,一直都有监督,考虑日后会建立台账以及日常的监测制度。
只是因一切还在摸索阶段,再加上目前佛山未有明确的细则,也难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2.选择的本地基地,有何要求?具体措施下周公布
问:第二批平价商店选择的本地基地,有什么要求?
答:我们正在做详细的规划,会有具体的基地考察标准,下个星期,会有具体的措施向媒体公布。
此外,第二批平价商店有望分布到各镇街,在选择商家时,会优先考虑大塘、南山、乐平等本区的农业生产基地,但不会把此作为硬性要求。
3.政府只作一次媒人?会考虑继续做媒
问:超市反映,推荐的种植基地提出的“垄断”条件难接受,政府只是只做一次“媒人”?
答: 其实农超对接是由政府多个部门负责的,发改局只是牵线人,政府并不能要求双方一定要谈妥。但如果这次推介未获商家接纳,还会考虑再做媒,为农超牵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