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年的三水旧城城门图(三水区文史学家麦国培藏品)。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勾勒三水古县城的模样:城门约3人高,城门上还有约3人高的门楼,谈不上恢宏,但在有据可考的历史上,它曾经帮助城内军民抵御陈金釭农民军的3次进攻。
河口现貌。自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建县至1945年,三水的县城一直设在河口,过去,河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国内外商贾政客云集的商贸集散地,相当繁荣。
察院街长仅300米左右,这里却是三水老县城的核心区域。
察院街现貌。作为三水城区现存最古老的的街巷,察院街的街道宽不过2米,狭窄的街道虽不利于交通,但给老街带来了难得清静。
1905年前的三水文塔国际明信片(三水区文史学家麦国培藏品)。现存塔志记载,百年文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由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李希孔首倡。因寄托三水县培养文人、举人、进士的希望而取名“文塔”。明清两代,三水文风日盛,中进士、举人者比比皆是,到了近代更是出了大名鼎鼎的北洋政府内阁总理、“二总统”梁仕诒。几百年来,文塔都默然矗立在河口,引领三水人向上向善。
三水魁岗文塔现貌。如今,文塔神采依旧,自远眺望,塔影玲珑,高入云宵,擎天玉立,蔚为壮观。经过几番修葺和周边环境的升级改造,如今的文塔与绿树相掩,被松柏萦绕,文塔公园已成为街坊休闲娱乐的好地方。2015年,文塔被广东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关大楼旧貌。西南街道宣传文体办供图。1897年,三水海关税务司公署(俗称“三水关”)成立,设于三水河口。1909 年,海关大楼开始兴建。当时,海关大楼所用的钢筋、水泥等材料都从英国运来。为了御寒,海关大楼的墙体特意做了空心设计,从而形成供暖通道。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们在一楼烧壁炉后,整栋海关大楼也会变暖和。1910年,海关大楼竣工,公署迁入办公,它也成为了广东现存最古老的海关大楼。
项目效果图。目前百年海关大楼已经启动修缮。据了解,工程总投资738.75万元,拟对文保主体建筑及附楼的框架、外观做修缮修复,建筑结构补强加固、拆除与主体建筑无关的加建违建内容。在现场,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清洗地面、墙体、修复地砖、楼梯、门窗、墙体、陶制排水管等工作。目前,项目处于开工的初期阶段,工期为150天。
1905年1月20日,外国游客在三水寄出的旅行明信片(三水区文史学家麦国培藏品)。
三水百年邮局现貌。早在 120 多年前,澳门与三水之间寄送明信片最快可能一天就可送达,而且当时三水的邮政已逐步通达海内外,连海外的三水人也能把信物及时寄回家乡。这得归功于当时的三水邮局。1899 年,佛山首家邮局——三水大清邮政官局正式开办,三水近代邮政发展就此正式起步。1921年,三水邮局迁入了位于如今河口老城的二层小楼,1899—1905 年间,三水邮政局为总局级别,管辖范围远至北江上游的韶州(今韶关)以及西江的广西沿西、北两江邮局。
1905年前,广三铁路上行驶的列车(三水区文史学家麦国培藏品)。1901 年,由美国合兴公司修筑的粤汉铁路轰轰烈烈开工,省三支路(佛山至三水段)单线则在 1902 年开工,1903 年年底,佛山至三水一段便正式建成通车,终点站即广三铁路河口火车站,是广东最古老的火车站。当时,从三水坐火车抵达广州只要 1 个多小时,而坐船耗时则长得多,所以即使坐火车与坐船的票价相差了 2 到 7 倍,依然吸引了很多人搭乘,场面十分热闹。
广三铁路三水西南站修葺一新。为保护及开发文物古迹,让百年火车站再现昔日繁华,西南街道对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进行了修缮,并对附近大棉涌的景观及周边市政配套做了一定的提升,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已经86岁的半江桥附近正打造为景观休闲公园。据记载,每当春夏期间,北江水涨,河口圩场街道被淹;秋冬两季河水低落,水面距岸较远。因此,无论水涨或水落,船舶都无法泊岸,旅客和货物的上落,必须靠小艇驳载至河口客轮或货轮,非常不便。这一切,在1936年建起的这座只跨半江的桥后得到了改变。这条由江岸延伸至江心的桥长200多米,江心终端为三层,水涨时可从桥面上落,水浅时可在下层上落。原计划为军运之用,后成为位居要津的商旅交通码头。
半江桥修缮效果图。
“百年古建”串起了三水百年的文明脉络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动人故事话别沧桑我们继续追寻三水的文化魅力...
策划出品:三宣、佛山新闻网 统筹:李细妹、蔡小玲 视频摄制:林蔚坚 图:林蔚坚(除署名外) 出镜记者:蔡小玲 编辑:蔡小玲 审校:陈文钰、朱静仪、刘丹红、李细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