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樵桑联围下的白坭镇中社村 是近年来佛山市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也是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上 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它在这些社交平台上 合计有近10万粉丝 单个视频最高浏览量超200万
白坭中社村65亩葡萄园迎来收获,葡萄园内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葡萄。/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今年5月21日,中社村种植的数十亩夏黑葡萄迎来采摘期,开园2天营业收入2万多元,就连葡萄藤也被粉丝们抢购,预计今年葡萄园亩产效益将突破3万元。
在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的三水区,近5年来,各种乡村振兴实践百花齐放。这条网红“葡萄村”是如何炼成的?它的农村产业是否可以持续兴旺,人才回归后是否有用武之地?
在这一片葡萄架下,白坭镇中社村为乡村振兴在三水落地生根书写了一个有力的答案。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中社村村后的白坭和中盛农业生态园。穿过一片荷塘,拐进专为种植葡萄而搭建的温室大棚,数名工人正在打理葡萄。一名穿着浅色衬衫、清清瘦瘦的男子,正在葡萄藤下录制视频。
“我是胜哥,今天介绍的这个葡萄品种是阳光玫瑰,计划七月可以上市……”录制视频时,他神情自若,语言和动作一气呵成。在他身后,挂满枝头的阳光玫瑰翠绿欲滴,盈盈动人。
何文胜今年62岁,是中社村村民小组长,也是白坭镇本土孵化的草根主播。其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号“和中盛农业生态园”,目前有粉丝3万多人。 村民小组长何文胜正在直播介绍园内的葡萄,同时为粉丝们普及科技农业知识。/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粉丝不算多,但是黏度还可以。”言语之间,他滑动手机屏幕,给记者亮出了一个上午的战果:新增粉丝33人,获赞和收藏86个,评论5条,还有十多条粉丝私信:“胜哥葡萄几钱一斤?一箱几斤?”“提子树(即葡萄藤)点卖”“胜哥,寄两棵黑巨峰要多少钱”……
粉丝们不仅对直播、短视频感兴趣,还为葡萄“买单”。今年,该村500克夏黑葡萄售价为30元,比去年高5元,一株3年龄的葡萄藤也卖出60多元的好价格。
粉丝经济取得成功背后,是何文胜等人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从栽下第一株葡萄藤开始,何文胜风雨无阻,坚持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分享葡萄种植过程和技术经验,这为他积攒了不少忠实粉丝。此后,葡萄园不仅成了农业科普基地,还吸引游客特别是亲子家庭前来研学。
“在微信上我还有一个400多人的葡萄种植交流群,平均每天有1000多条信息。”何文胜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他们锚定消费人群,还找到了新的市场需求,让生态园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新农人 葡萄藤下的振兴之梦眼前这片葡萄,对在企业打了十几年工的陆平金来说,带来的不只有视频直播的新奇,还有培育出“果王”的成就感,以及收入节节攀升的获得感。
今年春节后,陆平金重新回到中社村当一名农民。有别于以往种冬瓜、豆角,她从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等学起,当起了一名新型农民。经过几个月的系统培训,她成了打理葡萄的一名好手。
采访当天,陆平金带记者去看她亲手打理的“果王”。只见陆平金将一串葡萄上的纸袋层层解开,一串即将成熟的阳光玫瑰展现在记者面前,大约有2公斤多重,堪称今年整个葡萄园之最。
“在这里一天只工作8小时,离家就几百米,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比在外面打工好多啦。”陆平金说。 葡萄园内夏黑品种的葡萄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园内村民陆平金正在采摘。/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陆平金的话,代表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态度。2019年,年过半百的何文胜开启他的二次创业之旅,牵头成立了佛山市和中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时有18名村民自愿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目前,白坭和中盛农业生态园占地面积已有近百亩,由合作社以2500元/亩/年的租金向村集体承包。合作社还聘请村里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在葡萄园工作,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此外,在合作社的章程里,有这样一个条款:把合作社每年利润的5%无偿提留给村集体,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慈善事业、文娱体育活动等支出。
何文胜说,生态园除了有冰淇淋果、嘉宝果、巴西樱桃等多种高值水果种植区外,还规划建设了花卉摄影基地、儿童乐园、民宿区、农家餐厅等农旅项目和设施,打造乡村游产业链。
随着土地增值、利润提留、增加就业等边际效应日益凸显,越来越多村民入股,目前总投资已从最初的260万元增长至接近700万元。 葡萄园内阳光玫瑰品种的葡萄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寻根源 葡萄藤下的发展路径
白坭作为三水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镇,其在中社村的实践探索,为三水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它回答了人才回归之后可以做什么的问题,也回答了想要实现产业兴旺该怎么做和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如何保持长效性的问题。
2017年以前,何文胜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一年有成百上千万元的生意。2017年,他响应号召,回村里竞选村民小组长。成功当选后,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家乡建设委员会和乡贤慈善会,引入近20名乡村振兴合伙人,在“四会联动”模式的驱动下,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基层治理体系。不到半年,他率领村民筹集近400万元资金,重修象征“四姓融合”的中社公祠。这一治理经验被中宣部理论局相中,登上系列节目《厉害了,我的乡村》。后来,从中社村发源的这一基层治理模式被三水区加以总结、推广,最终获评为2019年度中国十佳民生决策之一。 葡萄园内阳光玫瑰品种的葡萄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有些客户订好的葡萄被套在纸袋内。/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2018年,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老行专”,何文胜将整体布局和提升理念运用到系统性地规划村庄整体发展上。中社村的环村道路、村心公园、村史馆、知青馆、文化长廊、红色驿站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工程,都是何文胜带头组织实施、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的努力下获得的成果。
2019年,何文胜对村中300多亩耕地进行梳理,并花了三个月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绘制出“白坭镇中社村高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平面图”,并将第一期42亩作为试验田,种植从国外引进的高值葡萄。为坚定村民信心,他组织村民前往清远、广州等地参观,直观感受规模化种植的效益,并先后通过家乡建设委员会、乡贤理事会和村民大会,凝聚村民发展共识,最终确立了发展高值葡萄种植的发展路线。
中社村借助一片葡萄园,在奔赴乡村振兴的万千村庄中杀出一条血路。而一往无前的奋进,离不开后方的有力支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中社村牢牢抓住网络直播带货的时代风口。何文胜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开设个人账号,这位昔日的大老板成了“网红主播”;此外,三水还通过举办《外来媳妇本地郎》特别节目开机式暨党建结对活动,借力《外来媳妇本地郎》品牌影响力,全面展现白坭乡村振兴新成效、新面貌。
记者手记 “葡萄村”的投石问路
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是什么?他们希望从乡村振兴中得到什么?目前又有何收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白坭镇中社村。
5年前,何文胜这三个字,对中社村的大部分村民来说,是一个励志而遥远的名字:他1983年就已经“洗脚上田”外出闯荡,是本村走出的一位大老板。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代的东风,将何文胜的人生轨迹拨回到中社村这个小村庄。彼时,他响应号召回乡当选为村民小组长,带领村民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发展美丽经济。从这个小村子走出的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路径,曾受到中宣部理论局的关注。
3年前,种葡萄这件事情,对中社村习惯于种植冬瓜、椰菜等传统作物的村民来说,是一件稀奇而遥远的事情。加入合作社,既当员工又当股东,更是难以想象的。
改变生产方式很难,改变脑海中的观念更难。当时,年近六旬的何文胜带着村民开始“二次创业”。从2019年在村后这片葡萄园栽下第一株葡萄苗开始,何文胜坚持规划引领,为中社村长远发展制定蓝图;借力“党建引领、四会联动、三治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蓝图落地。同时,创新思维,在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葡萄生长的过程,科普葡萄种植知识,邀请亲子家庭前来研学交流……当时,他拍摄的单个视频曾收获超百万流量,粉丝们都称中社村为“葡萄村”,称何文胜为“葡萄村长”。
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是什么?他们希望从乡村振兴中得到什么?目前又有何收获?
3年来,这个答案越来越清晰。这个位于樵桑联围下的小村庄,通过这一片葡萄园“投石问路”,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来源: 佛山日报 杨立韵编辑: 丁健迪
审校: 温希明、梁宇聪
|